IO多路复用之poll篇
前言
前一篇介绍了IO多路复用中的select()
,但是select()
的缺点很明显,监控描述符的个数不能超过1024个,所以后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引入了poll()
,理论上poll()
监听的描述符个数不受限制,但是实际能监控的描述符个数和机器自身的硬件配置有关系。
前一篇介绍了IO多路复用中的select()
,但是select()
的缺点很明显,监控描述符的个数不能超过1024个,所以后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引入了poll()
,理论上poll()
监听的描述符个数不受限制,但是实际能监控的描述符个数和机器自身的硬件配置有关系。
在Linux
系统下,select()
为最早支持IO多路复用的系统调用。该接口相比poll()
、epoll()
来说,更为简单,但是效率较低,而且最大只支持FD_SETSIZE
(1024)个描述符。如果对并发数量的要求高于1024,请考虑使用poll()
或者epoll()
。
在联网的Linux
环境上安装PostgreSQL
、PostGIS
,可能就是几句命令的事儿,相关的依赖可以自动安装,但是在离线的环境下安装,需要先编译安装各个依赖。
本文以麒麟服务器4.0.2
为测试环境,离线编译安装PostgreSQL 12.2
和PostGIS 3.0.5
。有联网的环境,安装方法请参考其他教程。
因为工作中开发以C++为主,python不太常用,所以每次学过之后,很快就忘记了。
写这篇博客的目的,是为了记录python的基本语法,每当用到的时候可以速查。
当然这篇不是python的入门教程,更偏向于python与C++之间的差异。